摘要:大家都知道一般来说语言都是由主谓宾语序的语法结构构成的,中日语法有什么差别,句子结构有哪些不同,大家在学习的时候一定要学会转换思维,长难句很难无法破译怎么办?
大家都知道一般来说语言都是由主谓宾语序的语法结构构成的,中日语法有什么差别,句子结构有哪些不同,大家在学习的时候一定要学会转换思维,长难句很难无法破译怎么办?今天就来跟着思润霓虹日语小编一起来看看日语语法的规律吧!
中日语法差别
语序
日语句子的表达顺序是“主语-宾语-动词”。例:“私は王さんを爱しています。”
汉语则是“主语-动词-宾语”。例:“我爱小王。”
时态
日语的动词和形容词根据时态区分明确。
要是“今天”的话,会说“今日は勉强します。”“今日は寒いです。”;
要是“昨天”的话,会说“昨日勉强しました。”“昨日は寒かったです。”,语句使用过去时。
而在汉语中,如果是形容词的话,不管是不是过去时,都不加表示“结束”的助词“了”。如果加上的话,就会变成别的用法,即表示状态的变化。
比如,“今天很冷”在日语中是“今日は寒いです。”之意,而“今天(变)冷了”则为“今日は寒くなりました”之意。
介词
汉语中有相当于英语前置词这样的词类,叫做介词。在句子中的作用类似于日语中的助词,不过和日语不同,它是放在名词前面。比如“私は食堂で友达とご饭を食べます。”,汉语表述为:“我在食堂和朋友吃饭。”
补语
汉语中有种词叫补语,作用是跟在动词以及形容词后面对其进行补充说明。
补语中有不少形似的结构,想要将其逐字逐句翻译成日语的话很多时候会变得牵强,所以学习起来会有困难。
比如,日语中“食べられない”这样一句话就能通用的,在汉语中要进行区分描述。
「食べられる·食べられない」的中文表达:「吃得(不)起」(有没有钱)、「吃得·吃不得」(会不会中毒、拉肚子等)、「吃得(不)了」(量多量少)、「吃得(不)来」(喜不喜欢)、「吃得(不)上」(有没有食物)。
长难句分析
找谓语
一般来讲,句子谓语部分离句号最近,所以很容易找到。至于为什么要先找出句子的谓语,是因为这样可以方便我们更快地找出句子的主语或主题。
化繁为简
将长句、复句变为单句去理解,然后再分析句中的修饰成分等。如果修饰成分也是复句的话,需要再进一步简化。
使用括号标记
在理解长句时,可以使用括号去逐一拆分句子的成分,以便更直观地理解句子。
以上方法其实很简单,但是,到底该怎么运用呢?我们来看例子。
例:流行の本を早く読みたいという利用者の希望に応えようとする図书馆の気持ちは理解できる。
首先,【理解できる】是大句子的谓语。
其次,【図书馆の気持ち】是大句子的主题。其中的【流行の本を早く読みたいという利用者の希望に応えようとする】是修饰【図书馆の気持ち】的。
【流行の本を早く読みたいという利用者の希望に応えようとする】中的成分还可以进一步划分,其中的【流行の本を早く読みたいという】是修饰【利用者の希望】的。当然,【流行の本を早く読みたいという】还可以更进一步简化。
综上想必大家也就清楚了中日语法究竟有哪些差异,包括如何破解长难句,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还不会分析句子的添加思润霓虹日语微信!
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思润承诺绝不泄露您的个人信息
在线客服小润
版权所有:思润日语-西安日语培训-西安高考日语培训-日语培训价格 | 陕ICP备18010618号
西安校区小寨中心:029-85381561 / 029-85381562
地址:西安市小寨十字国贸大厦22层
029-85381561
在线客服小润